法律故事
【编 辑:天贵律师事务所】 【更新日期:2017/1/11 16:06:36】 【浏览次数:1902 次】
《小丫“就业”记 》
 
    大学校园广播里又传来了“栀子花开呀开……”的歌声,伴随着行李包摩擦路面时发出的“沙沙”声,小丫回头望了望自己待了四年的地方,心中无不是感伤,但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步入社会,小丫心中又多了些许兴奋和烦忧。
 
    以前,小丫一直以为学习成绩好就可以找到好工作,但现在因为面试屡屡碰壁,她才恍然大悟,原来学习成绩并不代表一切,自己离真正的优秀还差一些距离。小丫每天都出去应聘,却毫无结果。也有一些公司聘用小丫,但不是专业不对口,就是工资太低她看不上。
 
    一天,小丫去一家投资理财公司应聘。这个公司位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里,看上去很高端,小丫在进去前深深吸了一口气,她想着这才是她应该来的地方。面试过程很顺利,人事经理当场就通知她明天来上班。幸福来的太突然,小丫心里美美的,觉着自己还不赖。第一天上班,公司安排了同事小陶带她。小陶很有耐心,说工作其实很轻松,只要在网上与客户交流,回答他们的问题就行了,还可以拿提成。
 
    小丫没想到工作这么简单,就开始在小陶的帮助下联系客户。小丫主要是帮这些客户分析股市行情,但分析行情前,必须先让客户支付咨询费,小丫的提成也是从这里来的。
 
    刚开始小丫总有些心虚,她刚毕业,要让人掏钱来听她分析,似乎还没那个本事。小陶却不以为然,说只要会忽悠就行。当然,想让别人掏钱总是太难,但小丫跟着小陶后面学习了几天,她发现忽悠人也有很多技巧,只要运用的好,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出咨询费的,所以小丫开始学会了骗人的套路,将一个又一个的客户拖下了水。因为是在虚拟网络上发生的交易,不担心被人认出来,小丫慢慢胆大起来,开始以各种手段向客户们索要咨询费、服务费等各类费用。一个月后,小丫拿到了丰厚的提成,她很开心,认为自己很优秀。但好景不长,他们公司突然来了一群警察,将他们的办公电脑全部带走了,也封了公司,对每个员工都进行了讯问。
 
    小丫最终被判为诈骗罪,要在监狱里待上三年。她的父母备受打击,想不出为什么好好的大学生进了监狱,而小丫却深知因为什么,只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,自己犯下的错需要自己去承担。
 
    点评: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,相对同龄人而言,应该拥有更高的素养,被普遍认为是家庭的寄托、祖国的未来。可是不经意的疏忽却使一些人触犯法律,身陷囹圄,不仅使父母、师长蒙羞,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。小丫的遭遇让人惋惜,也让人警醒。(来源:池州新闻网)
 
《照壁墙的风波》
 
    许大与张老三两家是邻居,多年来关系一直很融洽。从2014年开始,因为门前的一处照壁墙(注:照壁墙是设立在房屋大门前的一组墙壁。在旧时,是针对屋外气流的冲煞而设置的,其作用是用以阻挡来自房屋大门外面的强烈气流对住宅内部的冲击,起到屏障的作用),一个要拆,一个要建,各说各的理,矛盾日渐加深。
原来,早在1980年左右,张老三父亲在自家大门前修建一处照壁墙,后许大新建房屋,就将自家围墙与张老三家照壁墙连成一体。2014年张老三也盖了新房,认为老照壁墙高度不够,安全性差,就加高了原有照壁墙。许大认为张老三没有与他商量,照壁墙影响到他家的采光通风,于是两家争吵不断。
 
    今年4月一天,许大趁张老三不在家,找来人把张老三加高的照壁墙拆去一截。在外面干活的张老三,接到老婆电话,连忙叫来家里的亲戚,带着家伙,赶回家,一场械斗一触即发。听到消息后,镇调解员立即赶来,此时两家正吵得不可开交。
 
    张老三说:“你这个人,趁我不在家,居然拆我家的照壁墙,你再拆,我就拆你家围墙。”许大也气呼呼地说,“照壁墙地基是登记在我哥哥土地使用证上的,我哥虽然不在了,但这块地皮使用权还是我们许家,你张老三有什么权加高。再说你加高墙没跟我打招呼,我拆凭什么跟你打招呼!”话未说完,双方又开始推推搡搡就要发生激烈冲突,调解员厉声说:“有话好好说,不许动手!都乡里乡亲的,打出事谁承担责任!老许、老张你俩随我们到调委会去,其余人回家,不许生事!”。
 
    一到调委会,许大、张老三又吵了起来。
 
    许大说,“张老三加高照壁墙,事先没有跟我商量,影响了我家的采光,再说这地皮使用权还是我们许家的,他有什么权加高,这墙不拆不行。”
 
    张老三说,“我加高照壁墙,事先没有与你协商,做的有点不对,但我只加高了60公分,根本不影响采光,再说,当初做这面墙,你哥是同意的,我坚决不拆。”
 
    调解员一边劝双方冷静,一边开口说:“老许说的影响采光理由不充分,老张的照壁墙本意是镇妖驱魔的,是封建迷信。”调解员此话一出,两个当事人愣了一下,顿时火气小了一半。
 
    “你们如果像白天一样冲动,要是打起来了,那就不是在我这儿调解了,而是轻则受治安管理处罚,重则可能要受刑罚了,好在你们听从了劝告,没让事态扩大。”许大和张老三吓了一跳,连忙点头,承认白天各自行为有些过激。
 
    “根据《物权法》、《民法通则》的相关规定,你们两家因围墙发生争执,属相邻权纠纷。对这样的法律关系,双方应本着有利生产、方便生活、团结互助、公平合理的精神,积极协商解决。”
调解员接着说:“咱们安徽史上有个为墙争吵的故事。清朝时,有个叫张英的,是我们安徽桐城人,当时在朝廷担任大学士、礼部尚书。他的老家人与邻居在宅基上发生了争执,双方把官司打到县衙门。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,时间又久远,县官也无法了断。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,想请张英主持公道。张相爷看完书信回道,‘千里家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;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’。家人收到书信后按相爷的意思退让三尺,邻家见相爷家有这样的胸怀,也退让了三尺,于是就成了六尺巷。再看看你们,两家做邻居多年,非要为一个墙争得老死不相往来吗?”
 
    “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?”许大、张老三惭愧地说。
 
    “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,我认为这样:一、张老三以后有权对该照壁墙进行修缮,但不能影响到许大的墙体安全。二、在照壁墙现有高度基础上下降20公分,不得影响对方的通风、采光。三、许大对擅自拆除照壁墙,且造成部分墙体损坏的,要进行适当补偿。四、许大以后在自家院内搭建建筑物时,要保证屋檐水不得流到张老三照壁墙体上。”
 
    “你们看这样行吗?”
 
    “行!”许大、张老三不约而同地说。
 
    点评:俗话说得好,远亲不如近邻。构建和睦的邻里关系,既是人们安居乐业的需要,也是社会和谐的需要;既需要邻里之间多一些宽容、少一点计较,多一些友善、少一点刻薄;更需要相邻各方严守法律的规定,在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,不得侵害他方的正当权利,方可形成一个友爱、互助、温馨的社会大家庭。(来源:池州新闻网)
  • 上一篇: 以案释法
  • 下一篇: 天贵专讯